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国家虽已残破,但山河依旧;春天来到长安,城中却满是荒草树木。感伤时局,看到鲜花也会落泪;怨恨离别,听到鸟鸣也让人惊心。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信显得格外珍贵。愁绪满怀,白发渐长,几乎无法插住簪子。
赏析:
首联通过对比“国破”与“山河在”,突出了战乱带来的巨大破坏,同时又暗示了自然界的永恒不变。颔联则从感官角度进一步深化情感,“花溅泪”、“鸟惊心”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煎熬。颈联描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尤其是“家书抵万金”一句,形象地反映了信息传递的艰难和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尾联以诗人自身形象收束全篇,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功力。它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对那个动荡时代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