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5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真题汇编与赏析答案,蹲一个有缘人,求别让我等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9 10:44:44

在2015年的全国高考中,语文科目的古诗鉴赏部分依然是考生们关注的重点之一。这一部分不仅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还涉及对诗歌意境、语言风格、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的综合分析能力。本文将对当年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古诗鉴赏题目进行整理与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技巧。

一、试题回顾

2015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内容理解: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语言表达分析:包括修辞手法、用词特点、句式结构等。

3. 思想感情把握:引导考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4. 艺术手法辨析:如比喻、拟人、对仗、借景抒情等。

不同地区的高考试卷在古诗选材上各有侧重,但整体上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察。

二、典型例题解析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2015年高考古诗鉴赏题及其解析示例:

例题一(全国卷I)

诗歌原文: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目: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表达效果。

解析:

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与鸟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因战乱而产生的忧国忧民之情。“花溅泪”、“鸟惊心”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例题二(北京卷)

诗歌原文: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夜雨中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道出了无法归去的无奈,“巴山夜雨涨秋池”则以环境烘托出孤独与忧伤。“何当共剪西窗烛”是诗人对未来团聚的期盼,结尾“却话巴山夜雨时”则将现实与回忆交织,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三、备考建议

1. 积累常见意象:如“明月”、“孤舟”、“落叶”等,有助于快速理解诗歌内涵。

2. 掌握常用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用典等,提高分析能力。

3.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阅读和练习,提升语感和鉴赏水平。

4. 注意答题规范:在回答问题时,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避免答非所问。

四、结语

2015年的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既是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检验,也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体现。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可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考试挑战。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古诗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与感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