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七古咏蛙》是一首以“蛙”为题材的古体诗,虽未见于正统的唐诗宋词集,但在民间流传较广,因其语言通俗、意象鲜明而颇具趣味性。这首诗以蛙为主题,借物抒情,既描绘了蛙的自然习性,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一、原文
古诗七古咏蛙
绿叶丛中一跳跳,
青池水里鼓声高。
不因人语惊风起,
却向月明听雨潮。
夜半鸣时知梦远,
晨光出后笑春遥。
莫道微躯无大志,
心怀天地自逍遥。
二、翻译
在翠绿的叶子间跳跃着,
在青色的池塘里发出阵阵鼓声。
它并不因为人的言语而惊动,
却在月光下倾听细雨的节奏。
夜晚鸣叫时,仿佛知道梦已远去,
清晨出来,又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不要说它身躯微小没有大志,
心中装着天地,它也能自在逍遥。
三、赏析
这首诗以“蛙”为描写对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蛙的灵动与自由。全诗结构紧凑,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1. 意象丰富,画面感强
“绿叶丛中一跳跳,青池水里鼓声高”,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蛙在绿叶间跳跃,在池塘中鸣叫,形象鲜活,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2. 拟人化手法,赋予蛙以灵性
“不因人语惊风起,却向月明听雨潮”,这里将蛙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思想,表现出它超然物外、独立自主的性格。
3. 寓意深远,寄托理想
“莫道微躯无大志,心怀天地自逍遥”,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借蛙之口,表达了即使身处卑微,也要心怀远大志向,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
四、结语
《古诗七古咏蛙》虽非名家之作,但其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读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志向与心境的哲理诗。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诗人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坚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