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解与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解与赏析,快急死了,求正确答案快出现!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9 20:02:5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风格的词作,写于他闲居江西上饶期间。全词描绘了夏夜行走在黄沙岭道路上所见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语言清新明快,意境恬淡悠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原文: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句解

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这两句写的是夏夜的静谧景象。一轮明月高悬,照在树梢上,惊飞了栖息的喜鹊;而夜风轻拂,吹动树叶,使得蝉声此起彼伏。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夜晚特有的静谧与生机并存的氛围。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飘香,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而田间蛙声阵阵,仿佛在诉说着农人对丰收的喜悦。这不仅是自然的描写,也寄托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亲切感受和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夜空中星星稀疏,远处山前却有几点细雨落下。这一句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为下文的“路转溪桥忽见”埋下伏笔。画面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富有动态感。

4.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回忆起曾经的茅草屋和村社旁边的树林,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座小桥,眼前豁然开朗。这句既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体现了他在行走中的惊喜与顿悟。

二、赏析

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五十字,但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夜乡村的自然景色,既有“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的生动画面,也有“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喜悦,还有“七八个星”、“两三点雨”的朦胧意境,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

辛弃疾虽为豪放派词人,但在本词中却展现出其细腻的一面。他没有直接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而是通过描写乡村夜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这种“以景寄情”的手法,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此外,词中语言简练自然,节奏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宋词“婉约而不失气度”的特点。尤其是“听取蛙声一片”一句,更是将自然的声音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三、结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田园情趣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辛弃疾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繁忙喧嚣的现代生活中,这首词依然能带给我们一份心灵的慰藉与宁静。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往往就藏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之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