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著的一部关于家庭教育与个人修养的经典著作。虽然它最初是为了规范家庭生活、培养良好家风而写,但其内容深远,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精髓,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引用。本文将呈现《朱子治家格言》的原文,并附上通俗易懂的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原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童仆有罪,当委曲求其情,不可鞭扑。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处世戒多言。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乐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心上无事,眼前有书,便是福气。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
每天早上天刚亮就要起床,打扫庭院和房间,保持内外干净整洁;
到了晚上就该休息,关好门窗,一定要亲自检查一遍。
每一碗粥、每一顿饭,都要想到它们来得不容易;
每一条丝、每一根线,都要想到它们的生产很艰难。
应该在下雨前就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挖井。
自己生活要节俭简朴,宴请客人也不要过于铺张浪费。
器物只要质地朴实、干净就行,粗陶罐比金玉更珍贵;
饮食只要简单精致,菜园里的蔬菜也比山珍海味更好。
不要追求豪华的房屋,也不要贪图肥沃的土地。
那些三姑六婆,往往是引诱邪恶的媒介;
美貌的婢女和娇艳的小妾,未必是家庭的福气。
如果仆人犯了错,应当耐心查清原因,不能随意打骂。
看到别人有钱有势就阿谀奉承的人,是最可耻的;
遇到穷人就趾高气扬的人,是最卑贱的。
在家不要争执诉讼,在外不要多嘴多舌。
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得到了好处就不要再进一步。
别人有喜事,不要心生嫉妒;
别人有灾祸,不要幸灾乐祸。
做了好事希望别人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善行;
做了坏事怕人知道,这才是最大的恶行。
看到美色而动了邪念,将来会祸及自己的妻子女儿;
心中怀恨却暗中报复,最终会害到子孙后代。
家庭和睦,即使吃不上饭,也会有欢乐;
国家赋税按时缴纳,即使口袋空空,也能感到快乐。
心中没有烦恼,眼前有书可读,就是一种福气。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圣贤,做官的心中要有国家和百姓。
遵守本分,安于命运,顺应时势,听从天意。
如果一个人能这样做人,就差不多接近圣人的境界了。
结语:
《朱子治家格言》不仅是一部家庭教育的指南,更是一部人生的哲学经典。它以简明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道理,教导人们如何做人、持家、处世。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些智慧都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过上更加充实、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