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科学活动:手机(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手机”的用途,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丰富词汇量。
2. 科学认知能力:初步了解手机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激发幼儿对科技产品的兴趣。
3. 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使用习惯,懂得合理使用手机,不沉迷于电子设备。
二、活动准备:
- 实物手机(可使用玩具手机或平板电脑)
-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互动卡片:如“打电话”、“拍照”、“听音乐”等图片
- 白板、彩色笔、图画纸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手机模型,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分享自己家里有没有手机,谁会用手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手机的外观,如屏幕、按钮、摄像头等。
2. 探索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展示几张图片,内容包括:爸爸打电话、妈妈发消息、小朋友用手机看动画片等。
提问:“你们见过这些情况吗?手机可以用来做什么?”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补充说明,如“手机可以打电话、发信息、看视频、玩游戏”。
3. 互动游戏(10分钟)
进行“我是小小手机操作员”游戏。
教师出示不同功能的图片(如打电话、拍照、听音乐),请幼儿选择对应的手机操作动作,并模仿使用手机的动作。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手机的功能,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景模拟(10分钟)
设置情景:“如果妈妈在忙,你能帮她用手机打个电话给爸爸吗?”
让幼儿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如:“喂,爸爸,妈妈让我告诉你……”
教师在一旁指导,帮助幼儿组织语言,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今天我们认识了手机,知道了它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但也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玩手机哦。”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手机的使用,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角投放“手机”主题的拼图、涂色画册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
- 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神奇手机”,并讲述画中的故事。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兴趣点为切入点,结合语言与科学知识,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他们初步了解了手机的用途。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关于电子产品的内容,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使用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