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鹦鹉扑火】古时,有一只鹦鹉,栖于林中,羽色斑斓,鸣声清脆,颇为世人所爱。一日,林中起火,烈焰冲天,浓烟蔽日。鹦鹉惊惶四顾,欲飞而逃,然风势猛烈,难以远遁。
忽见一旁有水池,鹦鹉心生一计,遂衔枝叶,汲水扑火。虽力微势弱,仍不辞辛劳,反复往返,试图熄灭火焰。邻近禽鸟见之,皆笑其愚:“火势如此之猛,岂是你一鸟之力所能救?徒劳无功,何苦自取灭亡?”
鹦鹉闻言,不为所动,曰:“吾虽微小,然心有善念。若不尽力,何以报恩于天地?纵使身死,亦无悔也。”
终因火势太盛,鹦鹉力竭而亡。众人感其义举,遂为其立碑,铭曰:“鹦鹉扑火,虽败犹荣。”
译文:
从前,有一只鹦鹉,生活在树林中,羽毛鲜艳,叫声悦耳,深受人们喜爱。一天,树林突然起火,火势迅猛,烟雾弥漫。鹦鹉惊慌失措,想要飞走,但风势太大,难以逃离。
它看到旁边有一个水塘,便想出一个办法,用树枝舀水,试图扑灭大火。虽然它的力量微不足道,却毫不退缩,来回奔忙,努力灭火。周围的鸟类看到后,都嘲笑它:“火这么大,你一只小鸟怎么能救得了?这是白白送命!”
鹦鹉听了,没有动摇,说:“我虽然渺小,但心中有善念。如果不尽全力,怎么对得起天地?即使死了,我也不会后悔。”
最终,因为火势太过猛烈,鹦鹉体力不支,倒在火中。人们被它的精神感动,为它立碑,碑文写着:“鹦鹉扑火,虽败犹荣。”
注释与赏析:
“鹦鹉扑火”这一典故出自古代寓言,寓意深刻。故事中的鹦鹉虽小,却勇于担当,不畏强敌,体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它并非不知危险,而是出于内心的正义与责任感,选择奋起反抗。
这个故事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信念、不惧牺牲的人。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在恐惧中依然选择前行。即便失败,也能赢得尊重与敬仰。
此外,“鹦鹉扑火”也常被引申为一种执着与奉献的象征,在文学、艺术乃至人生哲理中都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