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实录(教学实录)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实录(教学实录),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06:06:49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堂实录(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尊重。通过文本分析与讨论,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一段简短的历史背景介绍引入课文“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创伤,也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深刻反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书信,正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得知这一事件后,写给一位法国军官巴特勒上尉的公开信。”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重点讲解“远征”、“焚毁”、“掠夺”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雨果会用“远征”来描述这场战争?他如何看待英法联军的行为?

三、文本精读(20分钟)

1. 语言风格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雨果的语言特点:“他的语气既坚定又充满愤怒,但又不失理性。”通过具体语句如“这是一个强盗,这是另一个强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侵略行为的强烈谴责。

2. 情感体验

学生分组讨论:雨果在信中表达了哪些情感?他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雨果的观点。

3. 思想内涵探讨

教师提出问题:“雨果为何要写这封信?他的立场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人性等多个角度思考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深层意图。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圆明园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设自己是当时的中国人、法国人或世界公民,你会如何评价这场战争?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雨果作为一位文学巨匠,不仅关注个人命运,更关注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尊严。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作业布置

1. 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谈谈你对雨果在这封信中所表达思想的理解。

2. 选择一段课文段落,进行仿写练习,尝试用雨果的语气表达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但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后可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增加更多引导性问题,以促进深度交流。

【结语】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伤痕与人性的光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像雨果一样,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正义的坚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