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说课:曹冲称象(幼儿大班说课稿)】一、活动名称:
《曹冲称象》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了解古人智慧与创新思维。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包含曹冲称象的过程图示)
- 小石子、水盆、小船模型等操作材料
- 有关大象的图片或视频片段
- 背景音乐(轻松愉快的古风音乐)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大象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大象吗?大象重不重?如果我们要知道大象有多重,应该怎么称呢?”引发幼儿思考,引出课题。
2. 讲述故事(8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边讲边配合图片或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重点讲解曹冲是如何利用“称石头代替称大象”的方法,让幼儿明白“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的道理。
3. 互动讨论(7分钟)
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 “你觉得曹冲的办法聪明吗?为什么?”
- “如果你是曹冲,你会怎么称大象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积极反馈。
4. 动手操作(10分钟)
分组进行“模拟称象”游戏:
- 每组提供一个水盆、小船、小石子和一些玩具动物。
- 让幼儿尝试用“石头代替大象”的方法来“称重量”,体验曹冲的思维方式。
-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强调曹冲的聪明才智,引导幼儿认识到“遇到困难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同时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6. 延伸活动(可选)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并尝试用家里的物品进行“称重实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活动评价:
-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情况,评估其是否理解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 结合幼儿的回答和操作结果,判断其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传统故事为载体,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丰富有趣的教学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类似的历史故事,帮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养。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通过《曹冲称象》这一经典故事,引导幼儿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