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悯农二古诗】在中华古典诗词的浩瀚星河中,李绅的《悯农》二首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穿越千年时光,依然打动人心。这两首诗虽篇幅简短,却蕴含着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农人烈日下劳作的场景。阳光炽热,汗水浸透衣衫,每一滴汗水都落在田地之中,化作粮食的养分。然而,人们在享用美食时,是否曾想过这些食物背后的艰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道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唤起人们对劳动者的尊重与感恩。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农民的悲惨命运。春天播种一粒种子,秋天收获无数谷物,看似丰收的景象背后,却是农民终年劳作却仍不得温饱的现实。诗人用“四海无闲田”形容全国土地都被耕种,但“农夫犹饿死”却揭示了制度的不公与社会的冷漠。这种强烈的对比,令人震撼,也引发深思。
李绅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不仅以诗才闻名,更以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他出身寒门,深知民间疾苦,因此在诗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悯农》二首虽然语言平实,却因其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今天,当我们吟诵这些诗句时,不仅是对古代诗人情感的共鸣,更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珍惜每一份食物,尊重每一位劳动者。正如李绅所言,“粒粒皆辛苦”,这不仅是对农人的赞美,更是对生命与劳动的敬畏。
《悯农》二首,虽为古诗,却历久弥新。它提醒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只有心怀感恩,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