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易箦》文言文翻译】《曾子易箦》出自《礼记·檀弓上》,讲述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临终前坚持按照礼制行事的故事。文章虽短,却体现了儒家对“礼”的高度重视,以及一个人在生命最后时刻仍不忘修养与操守的精神。
原文如下:
>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汝往视之!
翻译如下:
曾子病重,召集他的学生说:“请打开我的脚,看看我的脚;请打开我的手,看看我的手。《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如同站在深渊边,走在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可以无愧于心了!”学生们,你们去看看吧!
逐句解析与理解:
- “曾子有疾”:曾子生病了。这里的“疾”指的是疾病,也可能是重病。
- “召门弟子曰”:他召集自己的学生,表示即将离世,想和他们做最后的交代。
- “启予足!启予手!”:意思是“请打开我的脚,看看我的脚;请打开我的手,看看我的手。”这是曾子在确认自己身体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礼制的要求。他希望在去世时保持身体的完整,以示对礼的尊重。
-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引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一种谨慎、敬畏的态度。曾子借此表达自己一生都在谨言慎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从此以后,我知道我可以没有遗憾了。这句话表达了曾子对自己一生行为的肯定,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无愧于心。
- “小子!汝往视之!”:学生们,你们去看看吧。这是曾子让弟子们去查看他的身体,确认是否符合礼制。
思想内涵:
《曾子易箦》虽然篇幅不长,但蕴含深刻的思想。它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礼”的重视:曾子即使在病重之际,也不忘遵守礼仪,表现出他对礼制的坚守。
2. 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曾子一生谨言慎行,最终在临终前感到安心,说明一个人若能一生注重修养,便能在临终时无愧于心。
3. 生命的尊严与责任:曾子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然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生命尊严的维护。
结语:
《曾子易箦》不仅是一则关于曾子临终行为的记载,更是一则关于人生修养、道德操守的典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不仅在顺境中自律,在逆境中也能坚守本心,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也要做到“无愧于心”。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