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固定资产作为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安全。为规范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和处置流程,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属于固定资产范畴的设备、设施及相关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等。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提升资产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资产分类与登记
医院固定资产应根据其性质、用途及价值进行合理分类,并建立完整的资产台账。每项固定资产需有唯一的编号,便于追踪与管理。新购入或新增的固定资产应在验收合格后及时登记入账,确保账实相符。
二、使用与维护
各科室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固定资产,不得擅自挪用或外借。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操作与日常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应及时上报并安排维修,避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
三、调拨与报废
医院内部资产的调拨应遵循审批程序,确保调配合理、使用高效。对于因老化、损坏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按照相关流程申请报废,并做好资产处理记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四、监督检查
医院应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核对账目与实物是否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对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五、责任追究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资产丢失、损坏或浪费的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强化管理意识,提高执行力。
总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不仅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更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长远发展的有力支撑。只有不断加强资产管理,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