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准确书写并运用。
- 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情况及其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图文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 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长城和运河的雄伟与伟大。
- 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文PPT、长城和运河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关于长城和运河的简单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建筑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补充:如故宫、兵马俑、长城、京杭大运河等。
2. 展示长城和运河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长城和运河》,一起走进这两项伟大的工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4.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描写长城和运河的语句。
- 如:“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
- “运河像一条玉带,穿行在平原和丘陵之间。”
2.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生动性。
3. 小组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和运河是“人间奇迹”?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四)识字写字(10分钟)
1. 出示本课生字:如“城、墙、运、河、壮、美、景、观”等。
2. 教师讲解字形、字义,并示范书写。
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 开展“我会写”小游戏,巩固生字记忆。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长城和运河的短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其壮观。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观或了解到的有关长城和运河的经历。
3. 教师总结:长城和运河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长城和运河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
2. 布置作业:
- 抄写本课生字词并造句。
- 画一幅“我心中的长城或运河”的图画,并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3.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更多关于祖国名胜古迹的知识,拓宽视野。
五、板书设计:
```
《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蜿蜒,雄伟壮观
运河:玉带穿行,历史悠久
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骄傲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今后将继续探索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