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大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内容多以鬼怪、狐仙、人妖等奇幻故事为主,语言精炼,寓意深刻。其中《大鼠》一文,虽篇幅不长,却生动有趣,富有哲理,常被选入语文教材或阅读理解题中。
一、原文节选:
> 有富室,偶得一鼠,甚黠。夜则出,昼则隐。一日,主人见其行迹诡异,疑为妖物。遂命家人设阱,欲捕之。鼠知之,乃避于梁上,久不出。主人怒,焚其屋。鼠乃从火中跃出,状如巨兽,人皆惊惧。鼠忽语曰:“吾本人也,因贪财而化为鼠,今受报矣。”言讫,化为黑烟而去。
二、阅读练习题:
1. 文中“黠”字的意思是什么?
A. 聪明
B. 愚蠢
C. 勇敢
D. 粗暴
2. 主人为何怀疑老鼠是妖物?
A. 因为它长得像妖怪
B. 因为它行为诡秘
C. 因为它会说话
D. 因为它偷了东西
3. “鼠忽语曰:‘吾本人也,因贪财而化为鼠,今受报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道理?
A. 人不可贪婪
B. 鼠可以变成人
C. 人应该尊重动物
D. 火灾是不可避免的
4. 文中“化为黑烟而去”象征着什么?
A. 鼠被烧死了
B. 鼠变成了人
C. 鼠受到了惩罚,灵魂归于天
D. 鼠逃走了
5. 本文通过一个“大鼠”的故事,主要想表达什么思想?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贪婪的批判
C. 对智慧的赞美
D. 对邪恶的谴责
三、参考答案:
1. A. 聪明
2. B. 因为它行为诡秘
3. A. 人不可贪婪
4. C. 鼠受到了惩罚,灵魂归于天
5. B. 对贪婪的批判
四、译文:
有一个富有的人,偶然得到了一只老鼠,这只老鼠非常聪明。晚上它会出来活动,白天则躲藏起来。有一天,主人看到它的行为异常,怀疑它是妖怪。于是让家人设下陷阱,想要抓住它。老鼠知道后,就躲到房梁上,很久没有出来。主人很生气,于是放火烧了房子。老鼠从火中跳出来,样子像一只巨大的野兽,人们都非常害怕。老鼠突然开口说:“我本来是一个人,因为贪图钱财才变成老鼠,现在受到报应了。”说完,化作黑烟离开了。
五、简要分析:
《大鼠》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贪婪会使人失去人性,最终招致祸患。文中老鼠由人变鼠,又因罪恶而受罚,体现了“因果报应”的思想,这也是《聊斋志异》中常见的主题之一。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紧凑,寓意深远,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
如需更多《聊斋志异》相关阅读材料或练习题,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