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middot及板》原文赏析)】《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着古代先民的思想情感与社会风貌。其中,《大雅·板》是《大雅》篇中极具思想深度的一首诗,不仅语言凝练、结构严谨,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时局的批判。
《大雅·板》的作者身份尚无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周代士人或大夫所作,旨在表达对国家政治的忧虑与对贤者的呼唤。全诗共八章,每章四句,形式整齐,节奏分明,体现出典型的《诗经》风格。
首章“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开篇即以“上帝”之名,揭示出天命与人事之间的关系。“板板”意为苛刻、暴虐,暗示统治者施政严苛,百姓苦不堪言。诗人借此表达对昏庸君主的不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接下来,“好是正直,神之听之”则转而呼吁仁政与公正,强调正直之人应受到上天的庇佑。这种“天命观”是《诗经》中常见的思想,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与天道的敬畏。
诗中多次提到“君子”,如“君子信谗,如或酬之”,表达了对小人进谗、君子受诬的愤懑;又如“君子如怒,乱庶遄沮”,说明若君子能够奋起抗争,混乱的局面便能迅速平息。这些句子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此外,诗中还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反思与警示。如“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心忧伤,惄焉如捣”,流露出诗人面对国运衰微时的无奈与悲愤。他既希望有贤者出现,又担心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这种复杂的情感贯穿全诗,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大雅·板》的语言质朴而有力,用词精准,句式对仗工整,展现出《诗经》特有的艺术魅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周代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责任感,是研究先秦政治文化的重要文献。
综上所述,《大雅·板》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更是古代政治哲学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提醒后人,面对社会不公与政治腐败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坚定的信念,努力追求正义与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