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1 07:40:32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qí)深邃(suì)炽热(chì)

B. 哺育(pǔ) 酝酿(niàng)狭隘(ài)

C. 倜傥(tǎng)惬意(qiè)恍惚(hū)

D. 虐待(nüè)滑稽(jī) 谦逊(xùn)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伫立惨淡懊悔振耳欲聋

B. 感慨憔悴喧闹惊慌失措

C. 竣工繁琐朦胧天涯海角

D. 贮藏粗犷蜿蜒美不胜收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B. 我们要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和善于提问的习惯。

C. 春天的公园里,花香扑鼻,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D. 他今天心情很好,所以对所有人都很友好。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问:“你去哪?”

B. 这本书,我读了三遍,还觉得很有意思。

C. 他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然后锻炼身体。

D. 我们学校有: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

5. 下列诗句中,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情感最相近的是(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是朱自清的作品,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

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语言优美生动。

C.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D.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属于道家经典。

7.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风儿轻拂,仿佛在低语。

B. 柳条像绿色的丝带,随风飘动。

C. 太阳像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

D.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响彻整个教室。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尝识书具(曾经)

B. 即书诗四句(写)

C. 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

D.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9. 下列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送孟浩然之广陵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何陋之有

D. 公亦以此自矜

10. 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片段。

C.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一个善良但迷信的保姆。

D. 《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经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观沧海》中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气势磅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咏雪》中谢道韫以“__________”比喻雪花,被赞为才女。

4. 《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诫子书》中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修养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 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2分)

2. 请写出甲文中描写春风特点的一个词语:__________。(1分)

3. 乙文主要描绘的是__________(季节),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3分)

4. 甲、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自然景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5.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受。(4分)

6.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乙文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表达效果。(6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难忘的那一刻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2. 字数不少于600字。

3. 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2. B3. C4. C5. D

6. D7. A8. D9. C10. D

二、填空题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 柳絮因风起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阅读理解

1. 春,朱自清

2. 母亲的手

3. 春天,比喻,排比

4. 甲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乙文则表现出对春雨的细腻观察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5. (略)

6. 使用比喻和排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细密、轻柔,增强了画面感和语言的表现力。

四、作文(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