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案:甩葱舞】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和模仿“甩葱舞”,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与兴趣。
2. 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舞蹈动作的趣味性与协调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力,增强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 音乐《甩葱舞》(可选择适合幼儿的版本)
- 空间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 小道具(如小葱模型或绿色手环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轻松活泼的语气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一个特别有趣的舞蹈,名字叫‘甩葱舞’。你们知道什么是‘甩葱舞’吗?它是一支来自网络上的热门舞蹈,很多人都喜欢跟着跳哦!”
播放一段简短的《甩葱舞》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舞蹈的节奏和动作特点。
2. 观察与模仿(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看视频,并逐段分解动作:
- 双手握拳,左右摆动,模仿甩葱的动作。
- 身体前后摇摆,配合手臂动作,增加节奏感。
- 第三段:加入转圈、跳跃等动作,让舞蹈更生动有趣。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鼓励幼儿跟随模仿,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 分组练习(1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纠正动作,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4. 展示与分享(5分钟)
每组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编排的“甩葱舞”动作,其他幼儿可以鼓掌鼓励。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舞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可以建议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尝试跳“甩葱舞”,增进亲子互动。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音乐和道具,供幼儿自由探索和表演。
- 结合美术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甩葱舞”场景。
- 组织一次小型的“舞蹈展示会”,邀请家长参与,提升幼儿的舞台表现力。
五、注意事项:
- 确保活动空间安全,避免幼儿在跳跃或转身时摔倒。
- 根据幼儿的身体状况调整动作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能力不同的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
六、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甩葱舞”这一趣味性强的舞蹈形式,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动作的分解与节奏的把握,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同时,应加强个别指导,让每位幼儿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乐趣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