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在古代文人之间,友情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情感。苏轼与张先(字子野)之间的友谊,便是一段流传后世的佳话。张子野去世两年之后,苏轼写下这篇《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表达了对这位老友的深切怀念与敬重之情。
原文:
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余尝登其故山,见松柏苍翠,草木葱茏,而人已去矣。忆昔与子野游于西湖之上,泛舟湖心,吟诗作对,笑语盈盈,犹在目前。然今独坐空庭,风过竹林,声如旧时,心则寂寥。
子野天资俊逸,才思敏捷,尤工词章,所作诗词,清丽婉转,世人多称其妙。余尝与之论诗,常叹其才情之高,非寻常人所能及也。然其性情淡泊,不慕荣利,虽有才华,亦不以自矜,此其可贵之处也。
呜呼!人生如梦,聚散无常。子野既逝,余独行于世,感怀旧事,不能自已。愿后人知其名,传其志,使斯文不绝,斯人不朽。
翻译:
我的朋友张子野去世已经两年了,我曾经登上他生前常去的山岭,看到松柏苍翠、草木繁茂,但人却已不在。回忆起从前与子野一起在西湖上游玩,乘船湖中,吟诗作对,欢声笑语,仿佛还在眼前。如今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庭院中,风吹过竹林,声音依旧,心中却感到无比寂寞。
子野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尤其擅长诗词创作,所写的词句清新优美,世人多称赞其精妙。我曾与他讨论诗歌,常常感叹他的才华出众,不是一般人能够比得上的。但他性格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禄,虽然才华横溢,却不因此自满,这是他最值得尊敬的地方。
唉!人生如梦,相聚离别都是常态。子野已经去世,我独自在这世上行走,每每想起过去的种种,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慨。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的名字,传承他的志向,让文化不被断绝,让他的人格永垂不朽。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本文是苏轼为谁而作?
答:本文是苏轼为好友张子野(张先)所作。
2. 苏轼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苏轼在文中表达了对张子野深切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张子野有哪些特点?
答:张子野天资俊逸、才思敏捷、擅长诗词,性格淡泊,不慕荣利,为人谦逊。
4. 文中“人生如梦”一句有何含义?
答: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聚散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他对生命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5. 作者希望后人如何对待张子野?
答:作者希望后人能够记住张子野的名字,传承他的志向,使文化得以延续,人格得以不朽。
总结:
《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不仅是一篇悼念文章,更是一首深情的友情赞歌。苏轼通过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研究宋代文人交往与文学思想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