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盱眙县全诗拼音、意思及解析_唐代韦应物】《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盱眙县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一、原文与拼音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wǎn lái fēng yǔ zhù,
chén xī bù jiàn rén。
yún cóng shān xià qǐ,
yuè zài yuán tóu chū。
yīng lì dōng cūn yuǎn,
fú qiáo xī lù pín。
yǒu huái nán zì yǔ,
lěng lěng yī shēng chū。
二、诗句翻译
傍晚时分风雨停歇,
黄昏中看不见行人。
云从山下升起,
月亮从原野上缓缓升起。
远处的村庄静谧无声,
渡口的小桥频繁往来。
心中有所感慨却难以倾诉,
只听冷清的声响传来。
三、诗意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晚停留在盱眙县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如风雨初停、云起月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 “晚来风雨住,晨曦不见人”:开头两句点明时间与环境,风雨刚停,天色已晚,四周寂静,无人踪迹,暗示旅途的孤独与疲惫。
- “云从山下起,月在原头出”:这两句描绘自然景象,云气升腾,月光洒落,画面清新淡雅,给人以空灵之感。
- “鹰唳东村远,浮桥西路频”:这里用“鹰唳”象征远方的声音,浮桥则暗示着人来人往,表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
- “有怀难自语,冷冷一声出”: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有感而发却无法倾诉,只能听到耳边的冷清声音,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四、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效果。
2.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却意蕴深远,体现出韦应物诗歌风格中的质朴与含蓄。
3. 结构严谨:作为一首五言律诗,格律工整,对仗自然,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度成熟。
五、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792),唐代著名诗人,曾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怀。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韦柳”,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六、总结
《夕次盱眙县》虽为一首短诗,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既有对眼前景物的细致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含蓄表达,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