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19:17:10

《陈万年教子》原文及翻译】在古代,家风家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陈万年教子》便是其中一则关于家庭教育的典故,讲述了西汉时期官员陈万年如何教导儿子陈咸的故事,体现了严师出高徒、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一、原文

《陈万年教子》出自《汉书·陈万年传》,原文如下:

> 陈万年为御史大夫,其子咸,字子康,少有材能,为郎。万年尝病,召咸于床下,谓曰:“吾欲言汝事,慎勿泄。”咸曰:“诺。”万年曰:“为臣之道,当如是:上不欺君,下不欺民,忠于职守,廉于自持。”咸曰:“谨受教。”万年曰:“今汝居官,宜知此道,不可不慎。”咸曰:“谨记。”万年曰:“吾老矣,不能久矣,愿汝能继吾志。”咸泣曰:“不敢忘。”

二、译文

陈万年担任御史大夫时,他的儿子陈咸,字子康,年少时就很有才能,被任命为郎官。有一次陈万年生病了,他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说:“我想和你说些事情,你一定要保密。”陈咸答应了。陈万年说:“做臣子的道理应当是:对上不欺骗君主,对下不欺压百姓,忠诚于自己的职责,廉洁自律。”陈咸说:“我一定谨记。”陈万年又说:“你现在做官,更要明白这个道理,千万不能马虎。”陈咸回答:“我一定记住。”陈万年接着说:“我年纪大了,恐怕不久于人世,希望你能继承我的志向。”陈咸流着泪说:“我一定不会忘记。”

三、故事解析

这则故事虽短,却蕴含深刻的家庭教育理念。陈万年在病重之际仍不忘教导儿子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父亲对子女的责任与期望。他不仅传授了为官之道,更强调了“忠”与“廉”的重要性,这是古代士大夫阶层非常看重的品德。

陈咸作为儿子,也表现出尊重与听从的态度,显示出良好的家教背景。父子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家庭内部的交流,更是传统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的体现。

四、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虽然时代不同,但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依然不变。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注重品德教育与价值观引导,正如陈万年所言,“上不欺君,下不欺民”,即做人要正直、诚信、有责任感。

此外,陈万年临终前仍不忘叮嘱儿子,也说明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与期待,这种情感在现代社会同样值得我们珍视与传承。

结语

《陈万年教子》虽是一则古文故事,但其内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它提醒我们,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每一位父母都应以身作则,用言行影响下一代,培养出有德、有才、有担当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