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001]x】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
A. 增强药物疗效
B. 降低毒性
C. 改变药物性能
D. 以上都是
2. 下列哪种药材常采用“酒炙”法处理?
A. 黄连
B. 当归
C. 白芍
D. 甘草
3. 炮制过程中,“炒炭”主要用于:
A. 增强止血作用
B. 减少刺激性
C. 提高挥发油含量
D. 增强补益作用
4. “姜制”适用于下列哪类药材?
A. 润肠通便类
B. 清热解毒类
C. 温中散寒类
D. 补气养血类
5. 以下哪种炮制方法属于“水飞法”?
A. 石膏捣碎后加水研磨
B. 朱砂研磨后加水调制
C. 麻黄蒸煮后晾干
D. 何首乌切片后晒干
6. 中药炮制中,“煅”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强药效
B. 改变药性
C. 使药材质地松脆,便于粉碎
D. 降低毒性
7. “蜜炙”法多用于:
A. 止咳平喘类药材
B. 清热凉血类药材
C. 补益类药材
D. 活血化瘀类药材
8. 下列哪项不是“醋炙”的作用?
A. 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B. 降低毒性
C. 增强理气作用
D. 增强发散作用
9. “蒸法”在中药炮制中的主要目的是:
A. 杀酶保苷
B. 增强润燥作用
C. 改变药物气味
D. 降低毒性
10. 中药炮制中,“去毛”一般适用于:
A. 花类药材
B. 叶类药材
C. 根类药材
D. 果实类药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酒炙”常用________作为辅料。
3. “盐炙”多用于________类药材。
4. “煨法”是指将药材用________包裹后加热的方法。
5. “炒炭”后的药材通常称为________。
6. “姜汁炙”可增强药物的________作用。
7. “蜜炙”可增强药物的________作用。
8. “煅法”中常用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_℃。
9. “蒸法”常用于________类药材。
10. “去心”主要是为了去除药材中的________部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意义。
2. 说明“酒炙”与“醋炙”在炮制原理上的异同点。
3. 举例说明“炒炭”法的应用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2. 论述“炮制规范”在现代中药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A
4. C
5. B
6. C
7. A
8. D
9. A
10. A
二、填空题
1. 炒、蒸、煅、炙
2. 黄酒
3. 补肾固精
4. 纸或湿布
5. 炭药
6. 温中散寒
7. 润肺止咳
8. 600-1000
9. 根茎类
10. 心或芯
三、简答题
1. 炮制目的包括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改变药性、便于加工和服用等;意义在于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适应临床需要。
2. 酒炙以增强活血、行气、散寒作用为主;醋炙则以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作用为主。两者均属“炙法”,但辅料不同,作用侧重不同。
3. 如大黄炒炭用于止血,地榆炒炭用于止血;炒炭可增强止血作用,同时减少刺激性。
四、论述题
1. 如当归经酒炙后,增强活血调经作用;川贝母经蒸制后,增强润肺止咳效果。炮制直接影响药物性能和临床应用。
2. 炮制规范确保药材质量稳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药效下降或毒性增加,是保障中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