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06071】本实验指导书是为工学类相关专业学生在学习“微机原理”课程过程中提供的实践教学材料。其目的是通过系统性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实现。本书内容涵盖基本的硬件组成、指令系统、接口技术、存储器扩展及简单的程序设计等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掌握常用微处理器(如8086/8088)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编程方法;
3. 学习如何使用实验开发板进行硬件连接与调试;
4. 熟悉常用的I/O接口电路和中断处理机制;
5. 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安排
本实验指导书共包含多个实验模块,每个实验均配有详细的实验步骤、操作说明和思考题。主要实验项目如下:
1. 微机系统基本结构认识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平台上的硬件模块,了解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部分的功能与连接方式。
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使用MASM或类似汇编工具编写简单程序,如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控制等,掌握基本的程序结构与调试方法。
3. I/O接口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LED显示控制、键盘扫描、数码管驱动等,使学生掌握通用I/O端口的使用方法。
4. 定时器与计数器实验
利用8253/8254芯片进行定时与计数功能的实现,理解其在系统中的作用。
5. 中断控制实验
通过设置中断向量表,实现外部中断请求的响应与处理,加深对中断机制的理解。
6. 串行通信实验
使用8251芯片实现串口通信功能,掌握异步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与配置方法。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与操作流程;
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实验数据,并撰写实验报告;
4. 实验中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指导教师,不得擅自更改实验参数或设备设置。
四、实验报告要求
每次实验后需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
- 实验名称与时间;
- 实验目的与原理;
- 实验器材与设备清单;
- 实验步骤与操作过程;
-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实验体会与改进建议。
五、结语
本实验指导书不仅是学生完成实验任务的重要依据,也是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
注:本实验指导书适用于工学类相关专业的本科教学,具体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安排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