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雪花大如席下一句是什么及意思】“燕山雪花大如席”下一句是什么及意思
“燕山雪花大如席”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北风行》。这句诗以其夸张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那么,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又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一、“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出处与背景
“燕山雪花大如席”出自李白的《北风行》,全诗如下: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幽州思妇倚门望,应怜夫婿远征行。
> 妾有罗衣裳,秦楼明月照之。
>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 君今在罗绮,妾独向荆扉。”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严寒景象,以及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思念。其中,“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开篇的点睛之笔,用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北国风雪之大。
二、“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一句是什么?
“燕山雪花大如席”的下一句是:
> “片片吹落轩辕台。”
这两句诗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壮阔而冷峻的画面:燕山的雪花大得像席子一样,一片片被狂风吹落在轩辕台上。这里的“轩辕台”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祭天之处,也象征着高处或神圣之地,进一步渲染出边塞的荒凉与肃杀。
三、诗句的意思与艺术特色
1. 夸张手法的运用
“大如席”是典型的夸张修辞,将雪花的大小比作席子,既突出了北方冬季的寒冷与风雪之猛烈,也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
2. 营造氛围
通过“燕山”“轩辕台”等地理名称,勾勒出一幅边塞苦寒的图景,为后文思妇的哀怨情感做铺垫。
3. 情感寄托
虽然前两句写景,但其背后隐藏着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与对战争的反思。雪花的狂暴,正是战乱与离别情绪的外化。
四、文化意义与现代启示
“燕山雪花大如席”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不再经历战乱与边塞的苦寒,但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依然能引发共鸣。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也要像诗人一样,用独特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细腻的情感去感受人生。
结语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不仅是李白笔下的奇景,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景寓情、借物抒怀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句诗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才情与智慧,也能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