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原文及翻译】“一鸣惊人”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做出令人惊叹的成就或表现。
一、原文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
>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大臣。……淳于髡说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王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段文字讲述的是齐威王在位期间,沉迷于享乐,不理朝政。后来,他身边的大臣淳于髡用一只“三年不飞不鸣”的大鸟来比喻齐威王,提醒他不要只顾享乐,而应有所作为。齐威王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强盛起来。
二、翻译
齐威王在位的时候,喜欢隐晦的言语,常常彻夜饮酒作乐,沉迷于享乐之中,不问国事,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大臣处理。……淳于髡劝谏说:“国家有一只大鸟,停在大王的庭院里,已经三年没有飞也没有叫,大王知道这是什么鸟吗?”齐威王回答说:“它不飞就算了,一旦飞起来就会直冲云霄;它不叫就算了,一旦叫出声,就会震惊天下。”
三、成语释义
“一鸣惊人”字面意思是“一声鸣叫就让人震惊”,引申为:一个人平时默默无闻,但一旦有所表现,就能引起广泛关注和赞赏。这个成语不仅用于形容个人的突然成功,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企业或国家在经历长期积累后,突然取得重大突破。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一鸣惊人”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不断努力、积累经验,等待合适的时机展现自己的才华。无论是职场、创业,还是学术研究,都需要耐心与坚持,最终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五、结语
“一鸣惊人”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沉淀与准备。只有在关键时刻,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价值。愿每个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做到“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