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甲基橙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甲基橙的合成原理与实验操作方法。
2. 理解重氮化反应与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 学习并掌握重氮盐的制备及偶联反应条件的控制。
4. 培养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二、实验原理
甲基橙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其分子结构为对氨基苯磺酸钠与N,N-二甲基苯胺的偶联产物。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特性,在pH值约为3.1至4.4之间时由红色变为黄色。
本实验采用两步法进行合成:
1. 重氮化反应:将对氨基苯磺酸(或其钠盐)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作用,生成重氮盐。
反应式如下:
$$
\text{C}_6\text{H}_4(\text{SO}_3\text{Na})\text{NH}_2 + \text{NaNO}_2 + \text{HCl} \rightarrow \text{C}_6\text{H}_4(\text{SO}_3\text{Na})\text{N}_2^+ \text{Cl}^- + \text{H}_2\text{O}
$$
2. 偶联反应:重氮盐与N,N-二甲基苯胺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偶联,生成甲基橙。
反应式如下:
$$
\text{C}_6\text{H}_4(\text{SO}_3\text{Na})\text{N}_2^+ \text{Cl}^- + \text{C}_6\text{H}_3(\text{CH}_3)_2\text{NH}_2 \rightarrow \text{C}_6\text{H}_4(\text{SO}_3\text{Na})\text{N}_2\text{N}(\text{CH}_3)_2 + \text{HCl}
$$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 对氨基苯磺酸钠(或对氨基苯磺酸)
- 亚硝酸钠
- 盐酸(浓、稀)
- N,N-二甲基苯胺
- 氢氧化钠溶液(10%)
- 冰水浴装置
- 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
- 温度计、磁力搅拌器
- 过滤装置(布氏漏斗、抽滤瓶)
- 烘箱
四、实验步骤
1. 重氮盐的制备
- 在冰水浴中,向50 mL烧杯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钠(约1 g),再加入10 mL稀盐酸,搅拌使其溶解。
- 将混合液冷却至0~5℃,缓慢滴加亚硝酸钠溶液(约10 mL,0.1 mol/L),同时不断搅拌。
-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当出现淡黄色时停止滴加,继续搅拌10分钟,使反应完全。
2. 偶联反应
- 将上述重氮盐溶液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同时准备另一份N,N-二甲基苯胺溶液(约2 g溶于10 mL水中)。
- 在剧烈搅拌下,将N,N-二甲基苯胺溶液缓慢加入重氮盐溶液中,维持温度在5~10℃。
- 反应完成后,静置片刻,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3. 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 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粗产物。
- 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再用乙醇洗涤,以去除杂质。
- 将产物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甲基橙晶体。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 在重氮化过程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黄色,表明重氮盐生成。
- 偶联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浅黄变为橙红色,说明甲基橙成功生成。
- 最终获得的固体为橙红色结晶,符合甲基橙的物理性质。
六、注意事项
1. 重氮盐不稳定,需在低温下进行反应,避免分解。
2. 偶联反应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否则可能影响产物产率。
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4. 所有废液应分类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七、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甲基橙,并掌握了重氮化与偶联反应的基本操作。实验过程较为顺利,所得产物颜色和形态均符合预期,验证了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该实验不仅加深了对有机合成反应机制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与问题分析能力。
---
附录:参考文献
1. 《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 《有机合成化学》,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3.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指导》,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