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草原》课文原文及赏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草原》。这篇文章出自老舍先生之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描绘了作者第一次来到内蒙古草原时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它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情感与文化内涵的佳作。
一、课文原文
我们访问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汽车走了一百多里,才到达目的地。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河,那里的草特别绿,绿得仿佛能滴出油来。车轮碾过的地方,青草和野花都倒伏了,但它们很快又挺直了腰杆。羊群像云一样飘动,忽而聚在一起,忽而散开,像是在玩捉迷藏。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原来是一群马匹奔腾而来,马上的人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骑着骏马,飞快地向我们这边跑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地喊着什么。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但我能感受到他们那种热情洋溢的笑容。
一位年纪较大的老人走过来,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和我们打招呼。他说:“欢迎你们来到草原!”接着,他带我们去他的家做客。他的家是一座蒙古包,里面铺着厚厚的地毯,墙上挂着各种装饰品,还有一盏明亮的灯。
我们在蒙古包里吃午饭,喝着香浓的奶茶,吃着烤肉,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晚上,我们躺在草地上看星星,夜空是那么清澈,星星像撒在蓝色绸缎上的钻石,美丽极了。
二、课文赏析
《草原》这篇课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现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文章开头通过“汽车走了一百多里”、“远远地望见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河”等描写,营造出一种辽阔、宁静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在描写草原的景色时,老舍先生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草特别绿,绿得仿佛能滴出油来”、“羊群像云一样飘动”,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草原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文章还通过对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描写,体现了民族团结与友好交流的主题。无论是“穿鲜艳民族服装”的骑马人,还是“用不太流利的汉语打招呼”的老人,都表现出一种真诚与友善,让人感受到草原人民的淳朴与热情。
最后,作者通过“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的描写,将整篇文章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宁静、美好的生活画面,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心灵的宁静。
三、教学意义
《草原》作为一篇小学语文课文,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文章也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如尊重他人、热爱自然、珍惜友谊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观念。
结语
《草原》是一篇充满诗意与温情的文章,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情实感的歌颂。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草原的深情厚谊,也能体会到中华大地的广阔与多元。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阅读中收获感动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