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坦白的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坦白的名词解释,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13:08:43

近日,【坦白的名词解释】引发关注。在法律和日常用语中,“坦白”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涉及个人行为,也与司法程序密切相关。下面将从定义、特征、法律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坦白”通常指人在面对问题或调查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过失或违法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刑事案件中,坦白可能影响量刑结果。坦白不同于“自首”,但两者在某些情况下有重叠。

坦白的核心在于“自愿性”和“真实性”。如果一个人是在被强迫、威胁或欺骗的情况下做出的供述,则不被视为真正的坦白。此外,坦白的行为应当是基于对事实的认知和悔意,而非单纯为了逃避惩罚。

在司法实践中,坦白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尤其是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有助于提高办案效率,减少司法资源浪费。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定义 坦白是指当事人在面对问题或调查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过失或违法行为。
特点 1. 自愿性:必须是出于本人意愿
2. 真实性:供述内容应为真实情况
3. 意识性:当事人对行为有明确认知
法律意义 1. 可作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2. 提高司法效率,减少案件复杂度
3. 体现当事人悔罪态度
与自首的区别 1. 自首一般发生在犯罪后未被发现时
2. 坦白可在案发后、侦查阶段或审判阶段发生
3. 自首可能更有利于量刑
不构成坦白的情形 1. 被胁迫或诱骗下作出的供述
2. 不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
3.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虚假认罪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坦白”不仅是个人道德层面的诚实表现,也是法律程序中重要的环节。正确理解和运用坦白制度,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与司法效率的平衡。

以上就是【坦白的名词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