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古诗诗意】《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庐山大林寺时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叹。诗中通过对比“人间”与“山寺”的不同景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情趣的细腻感受。
一、诗歌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白居易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诗人游览庐山大林寺时所见所感 |
主题 | 对春天的眷恋与自然美景的赞美 |
意象 | 芳菲、桃花、山寺、春天 |
情感基调 | 喜悦、感叹、略带惆怅 |
修辞手法 | 对比、拟人、借景抒情 |
二、诗意解析
1. “人间四月芳菲尽”:
在人间(即平地),到了四月,花儿已经凋谢,春天的气息渐渐淡去。
2. “山寺桃花始盛开”:
而在山上的寺庙里,桃花才刚刚盛开,展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3. “长恨春归无觅处”:
诗人常常遗憾春天已经离去,无法再找到它的踪迹。
4. “不知转入此中来”:
然而,他忽然发现春天竟然悄悄地来到了这里——山寺之中。
三、诗歌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通过“人间”与“山寺”的对比,突出了山中春色的独特。
- 拟人化表达:“春归无觅处”赋予春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意境深远:诗中不仅写景,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思考。
四、诗歌影响与评价
《大林寺桃花》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后世学者认为,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力。其朴素的语言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总结:《大林寺桃花》是一首描写春景、抒发情怀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以上就是【大林寺桃花古诗诗意】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