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是什么意思】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一定时间后,如果表现良好,经司法机关审核批准,提前释放出狱的一种制度。假释不是“赦免”,也不是“减刑”,而是一种在监禁期间表现良好、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可以提前回归社会的法律程序。
一、假释的基本概念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罪犯在服刑一定时间后,因表现良好,经批准提前释放的制度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1条 |
适用对象 |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罪犯 |
目的 | 促进罪犯改造,减少监狱负担,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
二、假释的条件
根据《刑法》规定,假释需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 | 说明 |
服刑期限 | 有期徒刑至少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
表现良好 | 在服刑期间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
没有再犯罪危险 | 经评估认为其假释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 |
非累犯 | 不是累犯或因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
三、假释的程序
步骤 | 内容 |
提出申请 | 由监狱提出假释建议,报请法院审核 |
审查评估 | 法院对罪犯的表现、犯罪性质、社会危害性等进行综合评估 |
审判决定 | 法院作出是否准予假释的裁定 |
执行假释 | 假释裁定生效后,罪犯被释放并进入社区矫正阶段 |
四、假释与减刑的区别
项目 | 假释 | 减刑 |
性质 | 提前释放 | 缩短刑期 |
是否继续服刑 | 不再服刑 | 继续服刑(刑期缩短) |
适用条件 | 表现良好、无再犯危险 | 表现良好、确有悔改 |
法律后果 | 刑罚未完全执行 | 刑罚部分执行完毕 |
五、假释的意义
1. 促进改造:鼓励罪犯积极表现,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2. 节约司法资源:减少监狱压力,提高司法效率。
3. 社会和谐: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降低再犯罪率。
总结:假释是一种通过法律程序,让符合条件的罪犯在服刑一段时间后提前回归社会的制度。它既体现了法律的惩戒功能,也体现了对罪犯的人道关怀和改造目的。
以上就是【假释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