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我深刻体会到这篇文章对于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周晔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鲁迅先生平易近人、关心后辈的形象,与我们通常所见的严肃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节描写来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例如,文中提到鲁迅先生笑的时候,“常常发出一种震耳欲聋的大笑”,这不仅展现了他幽默风趣的一面,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真诚。我鼓励学生们讨论这样的描写是否符合他们心中鲁迅的形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其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我安排了角色扮演环节。学生们分别扮演鲁迅先生和他的侄女周晔,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景。这种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间深厚的感情,以及鲁迅先生对下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
此外,我还特别强调了课文中提到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精神实质。通过分析这句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最后,在总结阶段,我组织了一场主题为“走近鲁迅”的读书分享会,让每位同学都谈谈自己阅读鲁迅作品后的感悟。这样的活动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喜爱鲁迅的作品,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复杂的文学作品变得贴近生活、易于接受。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激发他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一堂课都能成为一次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