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向来以细腻、平实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今天,我们选取了他的经典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并结合阅读练习与答案解析,带领大家一同品味这篇充满温情与哲理的文章。
原文片段
> 我父亲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我母亲却比较严厉。但奇怪的是,我与父亲的关系却格外融洽。他从来不打我,也不骂我,只是偶尔会调侃几句。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因为贪玩没完成作业,他并没有责备我,而是笑着对我说:“你呀,真是个小滑头!”这让我既羞愧又觉得轻松。后来我才明白,这样的方式反而让我更加珍惜父子之间的感情。
> 成年之后,我渐渐发现,父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他喜欢文学,也爱音乐,总是在闲暇时哼唱一些老歌。而我也开始主动与他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包括工作上的烦恼、朋友间的趣事。渐渐地,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父子关系,更像是朋友间无话不谈的兄弟情谊。
> 有人说,父子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关系。但我认为,只要用心经营,父子之间完全可以成为彼此最亲密的朋友。多年父子成兄弟,这句话说得真好。
阅读练习
一、问题分析
1. 文章开头提到‘奇怪’二字,具体指什么?
- 答案:文章开头提到“奇怪”,是指作者与父亲的关系非常融洽,这种关系与一般家庭中父亲较为严肃的形象形成对比。
2. 文中提到父亲如何对待“我”的错误行为?
- 答案:面对“我”因贪玩未完成作业的行为,父亲没有责备,而是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使“我”感到轻松且感激。
3. 为什么说父子关系可以成为兄弟关系?
- 答案:因为父子之间如果能够坦诚相待,互相关心和支持,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平等和深厚,从而达到像兄弟一样的亲密程度。
4.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答案:文章最后一段强调了良好的沟通和理解可以让父子关系更加和谐,甚至超越传统意义上的亲子关系,成为真正的友谊。
深度解读
汪曾祺通过这篇文章,不仅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更传递了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他告诉我们,父子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双方的努力变得更为美好。父亲的包容与幽默,以及儿子的理解与感恩,共同构建了这段“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佳话。
此外,文章还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天生注定,而是需要不断用心经营。无论是父子、夫妻还是朋友,都需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信任与默契。
希望这篇阅读练习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魅力,并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