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导学案:有余数的除法(例6)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具体的问题和例子来理解“有余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复习回顾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基本知识。比如:
- 7 ÷ 3 = 2……1
这里的“7”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1”是余数。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重点——有余数的除法。
二、引入新知
情境导入
小明家里有2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5位朋友吃。你能帮小明算一算每位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吗?
解答过程如下:
1. 将总数20个苹果分成5份。
2. 每份分到的苹果数量为:20 ÷ 5 = 4。
但是,如果小明只有19个苹果呢?这时每位朋友还能平分吗?让我们继续探索!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动手尝试以下题目:
1. 19 ÷ 5 = ____
2. 23 ÷ 6 = ____
完成后,请小组讨论并总结规律:
- 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结果会怎样?
- 商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可以利用小棒或图形帮助理解。
三、例题解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例6。
题目:
有28颗糖果,需要装进每袋装5颗的袋子中。最多可以装满几袋?还剩几颗糖果?
解题步骤:
1. 确定已知条件:共有28颗糖果,每袋装5颗。
2. 列出算式:28 ÷ 5 = ?
3. 计算:
- 先看前两位数字“28”,它比5大,所以可以直接相除。
- 5 × 5 = 25,接近但小于28,因此商是5。
- 剩下的部分是:28 - 25 = 3。
最终答案:最多可以装满5袋,还剩下3颗糖果。
四、练习巩固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节内容,请完成以下练习题:
1. 34 ÷ 7 = ______
2. 45 ÷ 8 = ______
3. 56 ÷ 9 = ______
注意:每道题都需要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哦!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会了如何处理“有余数的除法”。关键点在于:
- 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这部分知识。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老师提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