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归园田居(middot及野外罕人事》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归园田居(middot及野外罕人事》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5 19:40:04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的作品以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其中,《归园田居》组诗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将对其中一首《野外罕人事》进行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

原文: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注释:

1. 野外:指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田野。

2. 罕人事:很少有人际交往。

3. 轮鞅:车马的声音,这里泛指车马。

4.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

5. 墟曲:村落的角落。

6. 披草:拨开草丛。

7. 桑麻:泛指农作物。

8. 焜黄:枯黄的样子。

翻译:

在乡村的野外,很少有人来往,狭窄的小巷里几乎没有车马的声音。白天,我关上荆条做的门,让自己处于一个清净无尘的环境中。偶尔会在村落的角落里,拨开草丛与邻居们相互往来。我们见面时没有闲聊,只是谈论着桑麻的生长情况。桑麻一天天长大,我的田地也在不断扩大。我常常担心秋天的到来,因为那时庄稼会枯黄衰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他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通过描写日常的劳作和简单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提到的“桑麻日已长”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充实与希望,“常恐秋节至”则流露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无奈感。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陶渊明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