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儿童成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容易出现心理、学习和行为上的问题。为切实关心和帮助这部分特殊群体,我校在2018年积极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2018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并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目标明确,制度建设完善
本年度,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由校长牵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关爱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从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关怀、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构建起全方位的关爱体系。
二、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信息档案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学校组织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了留守儿童专项档案,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家庭背景、监护人信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等。同时,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多种方式,定期与家长及监护人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确保信息畅通、管理到位。
三、开展多样活动,营造温暖氛围
学校积极组织各类关爱活动,如“爱心陪伴日”、“心灵对话”、“亲情连线”等,鼓励教师与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关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此外,还开设了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增强抗压能力。
四、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关爱能力
为提高教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专业素养,学校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儿童心理发展、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本年度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关注不够深入,个别学生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而产生自卑情绪等。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大投入,优化帮扶机制,推动关爱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化。
总之,2018年是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稳步推进的一年。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关爱与支持,也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的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