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幼儿阅读教育中,绘本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因其图文并茂、情节生动、富有情感等特点,深受教师和孩子们的喜爱。《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一本极具代表性的儿童绘本,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许多幼儿园课堂上的经典读物。本文将围绕该绘本的教学实践,分享一次以“作品推荐”为主题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反思。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设定
本次课程面向的是中班幼儿,年龄在4-5岁之间。考虑到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我选择了《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作为推荐作品。该书讲述了一只小恐龙误以为大恐龙是它的妈妈,而大恐龙却因误解而产生矛盾,最终通过理解与沟通化解误会的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蕴含着亲情、信任与成长的主题。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角色情感变化;
2. 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通过讨论与表达,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
课程开始时,我先出示了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图画,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恐龙看起来像谁?”孩子们纷纷猜测,有的说是妈妈,有的说是爸爸,还有的说像是朋友。通过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为后续故事的理解做好铺垫。
2. 故事讲述与互动
在讲述过程中,我采用了边讲边问的方式,适时停顿,让幼儿思考:“你觉得小恐龙为什么这么喜欢大恐龙?”“如果你是小恐龙,你会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关注角色的心理变化,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角色扮演与情感体验
为了加深理解,我组织了一次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请几名幼儿分别扮演小恐龙和大恐龙,通过动作和语言再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孩子们在表演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了角色之间的感情变化。
4. 总结与延伸
课程结束前,我带领孩子们回顾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引导他们思考:“你有没有遇到过像小恐龙一样误解别人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一问题,不仅巩固了学习内容,也引导幼儿将绘本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当中。
三、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度和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1. 时间控制方面:由于部分幼儿在角色扮演环节表现得较为活跃,导致时间稍有超时,影响了后续的总结环节。今后应提前规划好各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课堂节奏的合理安排。
2. 语言引导方面:在引导幼儿表达自己观点时,有些孩子表达不够清晰,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启发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引导深度:虽然课程中涉及了情感体验的内容,但在某些环节中还可以进一步深化,例如通过绘画或手工等方式,让幼儿更具体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
四、结语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不仅是一本优秀的绘本,更是一堂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教育课。通过这次作品推荐课,我深刻体会到绘本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它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帮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理解、沟通与关爱。未来,我将继续探索更多优秀的绘本资源,为孩子们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
——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