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三游洞序》原文及译文】《三游洞序》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他与友人游览三峡地区一处名为“三游洞”的胜地的经历和感受。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一、原文:
余与元微之、刘梦得,尝同游于江陵。时春日初晴,山色空蒙,遂往三游洞。洞在三峡之间,其景幽奇,非世人所常至也。洞口有石,高可丈余,上有刻字曰:“三游”。盖昔人之所题也。
入洞则阴风飒飒,寒气袭人。中有石室,广可十步,中置石案,上有酒器,似有人宴饮之迹。洞中多钟乳,垂如倒悬之柱,或如龙蛇盘绕,或如云霞缭绕,光怪陆离,不可名状。行数里,忽见小溪潺潺,水声清越,使人神清气爽。
吾与二君,坐而论道,感物兴怀,不觉日暮。乃赋诗以记其事,且题于壁上。后之人览此,或能知吾辈之志,亦足慰平生矣。
二、译文:
我与元稹(字微之)、刘禹锡(字梦得)曾一同游览江陵。当时正值初春,天色放晴,山色朦胧,于是前往三游洞。三游洞位于三峡之间,景色幽深奇异,不是一般人常去的地方。洞口有一块石头,高约一丈多,上面刻着“三游”二字,大概是古人留下的题字。
进入洞中,便感到一阵凉风扑面而来,寒气逼人。洞内有一个石室,大约十步宽,中间放置着石桌,上面有酒具,仿佛有人在此饮酒宴乐的痕迹。洞中有很多钟乳石,垂下来像倒悬的柱子,有的像龙蛇盘旋,有的如云霞缭绕,景象奇幻,难以形容。走了几里路后,忽然听到小溪潺潺流淌,水声清脆悦耳,令人心旷神怡。
我和两位朋友坐在那里谈论人生道理,感慨万千,不知不觉已到傍晚。于是我们赋诗一首以记录这次经历,并将诗题写在石壁上。希望后来的人看到这些文字,能够了解我们当时的心境,这也足以安慰我的一生了。
三、赏析:
《三游洞序》虽为一篇游记,却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思。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三游洞的奇景,又通过与友人的对话与赋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文章结构清晰,情景交融,读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这篇作品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友情、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是唐代散文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