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的人物生平】岑参(约公元718年-769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边疆风光、军旅生活和将士情怀为主,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岑参出生于荆州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他早年并未显达,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天宝三载(744年)才中进士,时年已近三十岁。仕途初期,他担任过右率府兵曹参军等小官,但并未得到重用。
在仕途不顺之际,岑参选择投身边疆,寻求施展才华的机会。天宝八载(749年),他被任命为安西节度使判官,随军前往西域,开始了他的边塞生活。这一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大漠风沙、战马嘶鸣,目睹了边疆将士的艰苦与英勇,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岑参在边塞期间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边地的苍凉壮阔,也抒发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友的深情。他的诗风开阔豪迈,语言质朴自然,成为后世边塞诗的典范。
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由盛转衰,边塞局势动荡不安。岑参在战乱中辗转流离,最终于大历四年(769年)病逝于成都,享年五十一岁。
尽管一生仕途坎坷,岑参却以诗歌成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唐代边疆的历史风貌,也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家国情怀。后人评价他“诗境开阔,气概雄浑”,其诗歌艺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岑参虽已远去,但他笔下的边塞风光与英雄气概,依旧在历史长河中回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