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骨盆带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骨盆带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20:23:25

骨盆带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本文旨在探讨骨盆带牵引联合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对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综合治疗,观察其症状改善情况及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显示,患者在疼痛缓解、活动能力提升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表明该联合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盆带牵引;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一、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及肌肉无力等症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保守治疗等。其中,骨盆带牵引结合手法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干预手段,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年龄在35-65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2,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如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排除了其他严重脊柱疾病或合并症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1)骨盆带牵引:采用电动骨盆牵引装置,每日一次,每次持续30分钟,牵引力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一般控制在体重的1/3~1/2之间。

(2)手法治疗:由专业康复医师进行,包括腰部推拿、关节松动术、肌筋膜放松等,每周3次,每次约30分钟。

(3)辅助治疗:配合针灸、热敷及功能锻炼,以增强治疗效果。

三、疗效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估神经功能,同时记录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睡眠质量变化。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四、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60例患者中,52例(86.7%)疼痛明显减轻,VAS评分平均下降2.3分;JOA评分平均提高5.8分,说明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日常活动能力显著提升,睡眠质量也有明显改善。总体有效率达93.3%,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五、讨论

骨盆带牵引能够通过增加椎间隙高度,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受压状况,而手法治疗则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促进组织修复。两者的联合使用,既发挥了牵引的机械作用,又增强了手法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协同治疗的效果。

此外,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个体差异,合理控制牵引力度和手法强度,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同时,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

六、结论

骨盆带牵引联合手法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适用于病情较轻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探索更优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