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德育课班会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德育课班会教案,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20:44:11

德育课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感恩于心,责任在行》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三、活动地点:

学校教室(301)

四、参与对象:

七年级全体学生及班主任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感恩意识,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视频、图片素材;

2. 学生分组收集“我身边的感恩故事”;

3. 准备发言稿、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

4. 教室布置温馨、简洁,营造良好的氛围。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由主持人简短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意义,播放一段关于感恩与责任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

2. 情景剧表演(10分钟)

由学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我的父母》,讲述一个普通家庭中父母为孩子付出的点点滴滴,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责任的重量。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为什么?

-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因为疏忽而让别人感到失望?

- 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4. 代表发言(10分钟)

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评,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感恩与责任的意义。

5. 感恩卡片制作(15分钟)

每位学生亲手制作一张感恩卡,写下对家人、老师或朋友的感谢话语,并在班级内展示交流。

6.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感恩与责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达感谢;

2. 在班级设立“感恩角”,持续记录学生每天的感恩行为;

3. 后续开展“责任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践行责任意识。

九、注意事项:

1. 班主任需全程参与,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 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公开批评或负面情绪;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资料,做好总结与反馈。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不仅增强了对感恩的理解,也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感。今后将继续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确保活动效果最大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