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笔从戎文言文翻译】“投笔从戎”这一成语源自东汉时期的历史人物班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句为:“(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之,感愤,乃投笔而叹曰:‘大丈夫处世,当效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乎?’遂往西域。”
这句话的意思是:班超出身贫寒,常常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时间久了,他感到内心压抑、愤懑,于是放下手中的笔,感叹道:“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像张骞那样在边疆建立功业,怎么能一辈子只做抄写文书的琐事呢?”于是他决定前往西域,投身军旅,最终建功立业。
文言文原文:
> 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之,感愤,乃投笔而叹曰:“大丈夫处世,当效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乎?”遂往西域。
白话翻译:
班超家境贫寒,常常受雇于官府抄写文书来养家糊口。时间一长,他心中感到苦闷与不满,于是扔下笔,叹息道:“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像张骞那样,在边远地区立下功勋,怎么能一辈子只做这些抄写的工作呢?”于是他决定前往西域,投身军旅,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成语释义:
“投笔从戎”字面意思是“扔掉笔去从军”,比喻人放弃文职工作,投身军旅或从事更为宏大、有挑战性的事业。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甘平凡、追求理想、勇于改变命运的精神。
历史背景:
班超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在西域经营多年,成功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控制,被誉为“西域都护”。他的事迹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志向与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激励。
现代启示:
“投笔从戎”不仅是古代文人的精神写照,也给现代人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它提醒我们,人生不应被现状所束缚,要有敢于突破自我、追求更高目标的勇气。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梦想,努力拼搏,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结语:
“投笔从戎”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你所处的位置,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理想付出行动。正如班超一样,哪怕起点低微,只要心怀壮志,终能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