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新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与新同学建立友好关系,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沟通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互动、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交朋友、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增强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理解“朋友”的含义。
- 难点:帮助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害羞心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贴纸、音乐、角色扮演道具等。
-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自己班级的同学,准备好自我介绍的内容(可口头或写在纸上)。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认识新朋友’。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新的同学?你是怎么和他们成为朋友的呢?”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经历,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2. 情境导入(8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操场玩耍,旁边写着:“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引导学生思考:
- 你愿意和别人做朋友吗?
- 怎样才能让别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游戏活动:找朋友(10分钟)
游戏规则:
每位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写有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小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图案寻找相同颜色或形状的同学,组成小组。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互相问好,如:“你好,我叫XXX,很高兴认识你!”
4. 角色扮演:我是小使者(10分钟)
教师设置情境:“今天班上来了几位新同学,你想成为他们的‘小使者’,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吗?”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帮助新同学的过程,如:
- 主动打招呼
- 邀请一起玩游戏
- 分享自己的学习用品
通过表演,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5. 分享与总结(7分钟)
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找朋友”或“小使者”经历,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总结:
> “朋友是我们成长路上最珍贵的伙伴。我们要学会主动、真诚地与人交往,用微笑和友善赢得别人的信任。”
6. 延伸活动(作业布置)
-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位新朋友,并说一句感谢的话。
- 制作一张“我的朋友卡”,写下朋友的名字和喜欢做的事情。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部分学生在初期较为害羞,但在同伴的带动下逐渐放开,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今后可以增加更多个性化引导,帮助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信。
六、板书设计:
```
认识新朋友
什么是朋友?——相互关心、互相帮助
怎样交朋友?——主动、真诚、有礼貌
好朋友在一起——快乐、温暖、一起成长
```
备注: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帮助一年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