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模板.docx】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合法、合规地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财政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财务收支活动的部门和人员。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收入与支出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办公经费、专项项目资金、政府采购支出、固定资产购置、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各类财务收支活动。
二、审批原则
1. 依法依规:所有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符合国家财经法规、预算管理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
2. 分级审批:根据支出金额和性质,实行分级审批制度,确保责任明确、流程清晰。
3. 公开透明:财务收支应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接受内部监督和审计检查。
4. 厉行节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控制非必要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审批权限划分
1. 小额支出(金额在5000元以下):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
2. 中额支出(金额在5000元至2万元之间):需经部门负责人初审、财务部门复核,再报分管领导审批。
3. 大额支出(金额在2万元以上):须经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分管领导逐级审核,并提交单位负责人或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4. 专项资金支出:应按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执行,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确保专款专用。
四、审批流程
1. 申请部门填写《财务支出审批单》,注明支出项目、金额、用途及依据。
2. 部门负责人对支出的合理性、必要性进行初步审核并签字确认。
3. 财务部门对支出凭证、票据、预算执行情况等进行复核,确保符合财务制度。
4. 分管领导根据审批权限进行审批,重大事项需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
5. 审批通过后,财务部门方可办理支付手续。
五、监督管理
1. 单位应设立财务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财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3. 财务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六、附则
1. 本办法由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3. 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