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1472)】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够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列出算式。
2. 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准确理解题意并进行合理计算。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 教具:多媒体课件、练习纸、黑板、粉笔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题:
“小明每天喝一杯牛奶,这杯牛奶是1升。如果他喝了这杯牛奶的3/4,那么他喝了多少升?”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3/4”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出示例题:
例题1:一根绳子长5米,剪下它的2/5,剪下了多少米?
分析:
- 题目中“剪下它的2/5”,这里的“它”指的是整根绳子的长度,即5米。
- 所以,剪下的长度就是5米的2/5。
列式:
5 × 2/5 = ?
计算:
5 × 2/5 = (5 ÷ 5) × 2 = 1 × 2 = 2(米)
小结: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常用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 巩固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展示。
练习题1:
学校食堂有120千克大米,用去了它的1/3,用去了多少千克?
练习题2:
小红有8元钱,她把其中的3/4用来买书,她用了多少钱?
练习题3:
一本书共有160页,小明读了它的5/8,他读了多少页?
4. 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道较难的应用题,并尝试写出解题步骤。
题目:
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共需行驶300公里,已经行驶了全程的2/5,还剩下多少公里?
提示:
可以先求出已行驶的路程,再用总路程减去已行驶的路程。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分数乘法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 在计算时要注意哪些细节?
6.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第147页的第1至第5题。
- 自选一道应用题,编写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并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五、板书设计
```
分数乘法应用题
┌───────────────┐
│ 例题1:5 × 2/5 = 2米 │
└───────────────┘
┌───────────────┐
│ 练习题:120 × 1/3 = 40千克 │
└───────────────┘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应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个别学生的计算过程中仍存在错误,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和辅导。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注重实践应用与思维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