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三个儿子教案_17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三个儿子教案_17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05:29:01

三个儿子教案_17】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三个儿子》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分析人物性格。

3.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感悟与理解。

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故事中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及其背后的意义。

-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孝顺”与“责任”的真正含义。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三个儿子》

-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设备等

- 学生预习: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家里有三个儿子,他们会怎样对待父母呢?”引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三个儿子》。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故事讲了什么?三个儿子分别做了什么?

3.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20分钟)

(1)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三个儿子的表现:

- 第一个儿子:虽然能干,但只顾自己玩耍;

- 第二个儿子:会唱歌,但没有实际行动;

- 第三个儿子:默默无闻地帮妈妈干活,表现出真正的孝顺。

(2)引导学生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思考为什么第三个儿子得到了妈妈的夸奖。

4.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或想法。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小结:通过《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孝顺不是口头上的承诺,而是行动上的付出。

作业: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为父母做的一件事》

- 与家长一起完成一项家务,并写下感受

五、板书设计:

```

三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能干但不关心妈妈

第二个儿子:会唱歌但不做事

第三个儿子:默默帮忙,最懂事

孝顺 = 行动 + 关心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情节和贴近生活的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人物时,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孝顺”这一概念时,还需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