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地下室防水构造图集及地下室外墙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做法(3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地下室防水构造图集及地下室外墙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做法(3页),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3 07:24:20

地下室防水构造图集及地下室外墙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做法(3页)】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的防水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以及使用功能。尤其是在地下室外墙与管道交叉部位,由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更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水构造措施,以防止渗水现象的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地下室防水构造的基本原则,并重点解析地下室外墙固定式穿墙管道的防水构造做法,适用于各类住宅、商业及工业建筑中的地下室工程。

一、地下室防水构造的基本要求

1. 材料选择:应选用性能稳定、抗渗性强、耐老化的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等。

2. 结构设计:防水层应与混凝土结构紧密结合,确保整体密封性,避免因结构变形或沉降导致防水失效。

3. 节点处理:对于墙体与地面交界处、管道穿墙部位等关键节点,需进行加强处理,防止水渗入。

4. 排水系统:合理设置排水沟、盲沟和集水井,确保地下水能及时排出,降低水压对结构的影响。

二、地下室外墙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做法

固定式穿墙管道通常用于给排水、电缆、通风等系统的进出,其防水处理是整个地下室防水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以下是常见的防水构造做法:

1. 管道预留孔洞处理

- 在混凝土浇筑前,根据设计图纸预留管道穿墙孔洞,孔洞尺寸应略大于管道外径,便于后期安装。

- 孔洞边缘应保持平整,避免毛刺或尖角,以免破坏防水层。

2. 防水密封圈安装

- 在管道与墙体之间安装弹性密封圈或遇水膨胀止水条,起到缓冲和密封作用。

- 密封圈应与管道外壁贴合紧密,确保无空隙。

3. 防水涂层施工

- 在管道周围及孔洞边缘涂刷防水涂料,厚度不少于2mm,可采用多遍涂刷方式增强防水效果。

- 涂料应均匀覆盖,不得有漏涂或气泡现象。

4. 防水卷材铺设

- 在管道周围铺设防水卷材,卷材应包裹住管道并延伸至墙体一定长度,形成完整的防水层。

- 卷材搭接处应采用热熔或胶粘方式处理,确保接缝严密。

5. 防水保护层设置

- 在防水层上设置保护层,如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层,防止后续施工过程中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且应与主体结构牢固结合。

三、注意事项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操作,确保各工序衔接合理。

- 防水材料应具备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严禁使用劣质产品。

- 完成防水施工后,应进行闭水试验或淋水试验,确认无渗漏现象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通过以上构造做法,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外墙固定式穿墙管道的防水性能,保障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安全和舒适性。在实际工程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特点,灵活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防水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