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主题班会记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为增强学生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注与理解,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我校于近日组织开展了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互动交流、情景模拟和情感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地区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由祖辈照顾的孩子,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班会开始前,班主任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留守儿童”的定义及其现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生活场景,如独自在家做饭、照顾年幼弟妹、缺乏父母陪伴等。这些真实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触动,不少同学表示以前从未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才意识到身边可能有这样一群需要帮助的同学。
随后,班会进入互动环节。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的同学扮演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有的同学则扮演父母,讲述外出打工的无奈与牵挂。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和情感缺失。
此外,班会还设置了“爱心传递”环节。同学们纷纷写下对“留守儿童”的祝福和鼓励,将这些纸条收集起来,计划在节假日期间寄送给当地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同时,班上还成立了“关爱小组”,定期开展志愿活动,如为留守儿童写信、制作手工艺品、分享学习经验等,希望通过实际行动传递温暖。
最后,班主任总结道:“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关爱,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生活,更要学会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行动去影响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问题。
此次主题班会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激发了他们参与公益、关爱他人的热情。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同时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那些远离父母的孩子,让爱在校园中不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