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沐浴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在沐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新生儿沐浴室的所有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及相关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新生儿护理人员、清洁消毒人员、医疗技术人员等。
二、管理职责
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对新生儿沐浴室的感染防控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2. 沐浴室负责人应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定期组织培训与演练,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3. 所有工作人员须接受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环境管理要求
1. 新生儿沐浴室应保持通风良好,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2. 地面、墙面、台面等表面应每日清洁消毒,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并记录消毒时间与责任人。
3. 浴室内的水温、水质应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卫生标准,防止因水质问题引发感染。
四、物品与设备管理
1. 沐浴用具(如毛巾、浴盆、洗护用品等)应专人专用,不得交叉使用。
2. 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存放于洁净、干燥处。
3. 设备(如恒温器、加热装置等)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运行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感染风险。
五、人员操作规范
1. 工作人员在进入沐浴室前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并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2. 在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执行,避免污染或损伤皮肤。
3. 对于有特殊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新生儿,应安排单独沐浴,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
六、废弃物处理
1. 沐浴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按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置。
2. 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应立即放入专用垃圾桶,严禁随意丢弃。
七、监测与评估
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新生儿沐浴室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每季度开展一次感染率统计分析,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
八、应急处理
1. 如发现新生儿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立即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隔离观察与医学处理。
2. 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清洁与终末消毒,防止感染扩散。
九、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与修订。各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确保新生儿沐浴室的感染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注: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旨在提供一份符合实际需求的管理制度文本,适用于医疗机构内部参考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