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罄竹难书的成语解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罄竹难书的成语解释,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17:20:56

罄竹难书的成语解释】“罄竹难书”是一个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其严重、无法用文字全部记载下来的成语。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最早出现在《旧唐书·李密传》中,用来描述隋朝末年杨广(隋炀帝)的暴政和罪行之多,以至于将所有的竹简都写满也无法记录完毕。

一、成语释义

“罄竹难书”字面意思是“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比喻罪行极多,无法全部列举或记录。其中,“罄”意为“尽”,“竹”指古代的竹简,是古人书写的重要载体;“书”即“书写”。整个成语强调的是罪行之多、之重,令人难以想象。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旧唐书·李密传》,原文为:“罄竹难书,岂独杨广?”意思是说,像隋炀帝这样残暴的统治者,其罪行之多,即使把所有的竹简都用完,也无法全部记录下来。后来,这一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罪行累累、恶贯满盈的人或事件。

在历史上,除了隋炀帝之外,其他一些暴君、奸臣或重大历史事件也常被用来形容为“罄竹难书”。例如,秦始皇的暴政、王莽篡汉、曹操的权谋等,都曾被后人用此成语来形容其罪行之深重。

三、用法与例句

“罄竹难书”通常用于书面语,尤其是在正式的文章、评论或历史分析中。它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或谴责某些人的恶劣行为。

例句:

- 那些贪官污吏的腐败行为,真是罄竹难书。

- 这个罪犯的种种恶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 历史上许多暴君的所作所为,可谓罄竹难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罪大恶极、恶贯满盈、罄囊俱空(此处“罄囊俱空”虽字面意思不同,但在表达“穷尽”时有相似之处)

- 反义词:清白无辜、无懈可击、功过分明

五、使用注意

虽然“罄竹难书”在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使用较多,但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出现。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和语气,避免因过于夸张而显得不恰当。此外,该成语多用于描述负面人物或事件,不宜用于中性或正面的情境。

六、总结

“罄竹难书”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历史、道德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对于那些极端的罪恶行为,应当予以警惕和谴责。同时,它也警示人们,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秉持良知,远离贪婪与暴虐,以免成为“罄竹难书”的主角。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或成语演变,可参考《汉语成语词典》或《古代文献通考》等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