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入大荒流的诗词】“江入大荒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这句诗描绘了长江奔涌进入广阔荒野的壮丽景象,意境开阔,气势磅礴,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名句之一。
一、诗词背景与内容概述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在离开四川前往楚地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风光和离别的深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其中,“江入大荒流”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长江在远山之间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象征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二、诗词原文及赏析
原文: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 “山随平野尽”:山峦逐渐消失在平坦的原野之中,表现出空间的辽阔。
- “江入大荒流”:长江奔向广阔的荒野,画面宏大,气势非凡。
- “月下飞天镜”:月光映照江面,如天镜般清澈明亮。
- “云生结海楼”:云雾缭绕,仿佛海上楼阁,充满梦幻色彩。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已远行,仍对故乡的江水心怀依恋,情感真挚。
三、诗词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诗词名称 | 《渡荆门送别》 |
作者 | 李白(唐代) |
朝代 | 唐代 |
诗句 | “江入大荒流” |
出处 | 第三联 |
意境 | 壮阔、雄浑、深远 |
表达情感 | 离别之情、思乡之意、对自然的赞美 |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语言凝练,画面感强 |
诗歌体裁 | 五言律诗 |
主题 | 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 |
四、结语
“江入大荒流”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写,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宏大的意象,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远方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幅山水画卷,值得细细品味。
以上就是【江入大荒流的诗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