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当仁不让的意思和用法

2025-10-14 08:06:59

问题描述:

当仁不让的意思和用法,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4 08:06:59

当仁不让的意思和用法】“当仁不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源自《论语·卫灵公》中的“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推让。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责任、义务或正义之事时,表现出的果断与担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当仁 面对仁义之事、应当做的事
不让 不推辞、不退让

整体含义: 在面对应尽的责任或正义之事时,不应推卸或犹豫,要勇于承担。

二、成语来源

“当仁不让”最早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认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应谦让,应当主动去践行。

三、常见用法

场景 示例句子
工作场合 他总是当仁不让地承担最困难的任务。
学习环境 面对难题,她当仁不让地第一个站出来解答。
社会责任 在公共事务中,我们应该当仁不让地发声。
家庭关系 父亲在家庭中总是当仁不让地承担责任。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词语
近义词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挺身而出
反义词 推诿塞责、避重就轻、畏首畏尾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多用于人,尤其是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人。

2. 语气色彩:带有褒义,强调积极、主动、负责的态度。

3. 搭配习惯:常与“承担”“履行”“面对”等动词搭配使用。

4. 避免误用:不可用于描述被动接受任务或被迫做事的情况。

六、总结

“当仁不让”是一个表达责任感与担当精神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在强调个人主动性与道德责任时使用广泛。理解其含义并恰当运用,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当仁不让的意思和用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